义乌网(yiwu.cn)

标题: 外国网友都在问!这位杭州人是谁?他的东西太美了 [打印本页]

作者: 不爱的筹码    时间: 2021-11-17 10:16
标题: 外国网友都在问!这位杭州人是谁?他的东西太美了
镜头里是一双粗糙的手。
号竹、拼架、穿线、裱伞、上油……
一系列工序完成,
枝枝竹骨化为一把成伞,
覆着老茧的指腹又增加了几道新擦痕。





在TikTok上,这段制伞视频热度攀升。“竹枝成花”的技艺吸引不少网友发问:这位大师是谁?


他是58岁的中国油纸伞传承人闻士善。


镜头不曾记录的那些年


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而今能够完整掌握古法油纸伞制作工序的匠人已经屈指可数,闻士善是其一。


开始学做油纸伞那年,闻士善27岁,这一做就是30来年。


闻士善来自杭州富阳金竺村,制伞是富阳的传统手工艺。他的父亲也是村里的一名伞匠,那时油纸伞还是人们的日常用品。虽然从小见惯了父亲在火炉上烤伞架、为油纸伞糊伞面,但闻士善一开始还没有决心学习油纸伞工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尼龙钢架伞的冲击,油纸伞逐渐退出市场。富阳的油纸伞传承史空白了几近二十年。直到1989年,村里的老支书找到闻士善,希望他能够恢复油纸伞的生产。面对濒临失传的手艺与村里失活的经济,闻士善踏上了复兴油纸伞之路。


这之后,闻士善几经寻师、访师找回制伞工艺,他还创新出了自己的一套油纸伞制作工艺。相比市面上七十多道工序的普通油纸伞,闻士善手下的油纸伞需要一百零六道工艺的打磨。





当年初出茅庐的闻士善对自己的油纸伞很有信心,但现实很快向他浇了一盆凉水。“我的伞在国内一把都卖不出去”,这就是闻士善当时的真实境况。2000年出头,闻士善的油纸伞定价28元,比市场上5元的定价高出了将近六倍,闻士善很有信心,“总会有人要的”。


2003年,闻士善拉了一根网线到村里,赶时髦的他借助翻译软件,上传了富阳油纸伞的商品信息,之后陆陆续续接到了来自国外的订单,从此打开了海外的销路。村里的油纸伞作坊运营才渐渐开始稳定下来。但此时,富阳油纸伞的国内市场还尚未真正打开。

当老非遗遇到新网友


2012年,浙江富阳油纸伞申遗成功,闻士善正式成为富阳油纸伞非遗传承人,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到富阳油纸伞制作工艺。


2018年,闻士善和一群热爱非遗的年轻人结缘,@闻叔的伞在抖音上发布了第一条油纸伞视频,点赞突破一万,慢慢地越来越多人关注。两年后,“闻叔”已经积累起80万左右的粉丝,富阳油纸伞也因此打开了新的销路。





在直播里,闻士善经常一边做伞,一边热情地回答粉丝们提出的“十万个为什么”。在2020年的抖音国风大典上,还有许多粉丝来现场为闻士善“闻叔”打call,“我感觉我像明星一样的。”闻士善难掩激动的心情。


今年,闻士善也没有想到,中国油纸伞又迎来了一批新的粉丝,这是一群来自TikTok的外国网友。被油纸伞所折射出来的东方美学又一次刷新了自己的审美感知,外国友人总是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看到外国网友们对中国油纸伞的喜爱,闻士善十分高兴,“我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宣传中国文化,本来我上抖音,是想让更多的国人知道。现在(油纸伞)能够走到海外,能让更多的外国人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我很自豪。”


闻士善还笑着补充道,“上次有人跟我说,迪拜有人要找我买伞。原来是一个福建的华侨向他们推荐的闻叔。那我很骄傲的了,现在迪拜都有人都知道我了。”


能为一把伞相聚,便是一种缘分


在闻士善走红之前,曾经有过外国人来中国寻找非遗传承人,想要高薪聘请闻士善出国教授中国油纸伞的传统工艺技巧。“虽然我很穷,但我还是拒绝了。”闻士善当时毫不犹豫地摆明了自己的立场。


但是把伞卖到国外,印上“made in china”,闻士善很开心,那是宣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30年来不断在坚守中创新,闻士善撑起了富阳油纸伞非遗传承的一片天。


曾经,闻士善几经波折才找回当地的油纸伞手艺,“基本上现在年轻人其实是不太愿意学,因为这个东西比较苦、比较累。” 数十年后,传承的难题依然摆在新一代中国年轻人面前。


闻士善说,他想要在村里建立一个油纸伞的博物馆,让更多的人来体验与支撑油纸伞工艺。谈到将来的目标,闻士善还由衷地感慨,他想要继续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靠拢。


“繁体字的‘傘’,上面是有很多人构成的,因为原来的油纸伞很大,很多人共同打一把。”这就是非遗传承人眼中的“傘”。油纸伞曾与非遗爱好者在国内相知,如今也能与海外网友在TikTok上相逢。能为一把伞相聚,便是一种缘分。


来源 钱江晚报全媒体编辑调度中心综合抖音  @闻叔的伞  网友评论 钱江晚报


作者: 胖子的爱情    时间: 2021-11-17 10:39
手艺人赚大钱
作者: 取个啥名呢    时间: 2021-11-17 11:35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得以保留。
作者: 胖子的爱情    时间: 2021-11-17 11:35
想学,应该一代代传下去!
作者: 玫瑰花520    时间: 2021-11-17 14:07
我也喜欢做手工希望以后有机会学习一下,传统文化不要丢。
作者: 曹正英    时间: 2021-11-17 14:34
人家不光手艺好,而且看出来了商机,现在手工艺行业确实是很挣钱
作者: 早安义乌    时间: 2021-11-17 14:47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远保持。让后人知道我们的祖先有多少能工巧匠,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点赞
作者: 婧霞么么哒    时间: 2021-11-17 15:29
我就想知道有没有人学这手艺,失传太可惜
作者: Ada    时间: 2021-11-18 17:10
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传承下去




欢迎光临 义乌网(yiwu.cn) (http://www.yiwu.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