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6日)下午,义乌市反欺诈中心举行了冻结资金返还仪式,向近期受到通讯网络诈骗的受害企业或个人返还被骗金额,现场返还资金共计286.8万元,其中最高的68万元,最低的7万元。
(受害人代表领取现金支票)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王健,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石长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五大入驻市反欺诈中心银行负责人参加仪式。
王健副书记对反欺诈中心取得的工作成效表示了肯定,同时,号召社会各界共同营造良好防范氛围,遏制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势头,为“平安义乌”建设添砖加瓦。
石长禄副局长介绍了当前的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形势,对诈骗类型、受骗群体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呼吁大家敲响安全警钟,做到不透露、不转账、不轻信。
被骗走的血汗钱失而复得,受害群众难掩心中喜悦,对义乌警方帮忙挽回自己的经济损失表示了由衷感谢。仪式结束后,部分受害人接受了媒体采访,现身说法。
受害人小吴是义乌佛堂某企业的一名负责人,不久前公司的财务收到“老板”的QQ消息,称需要紧急汇款,“当时那个骗子的QQ头像、资料如假包换,财务没仔细核实便转了20多万元。”发现被骗后,小吴立即报了警,警方核实后不到10分钟便冻结了涉案账户,为公司成功止损。 “以前偶尔在新闻上看到有人被骗,怎么也想不到诈骗会发生在自己身边。还好义乌公安给力,这次也算‘吃一堑,长一智’了。”小吴说。
2018年截至10月20日,义乌市反欺诈中心共接警7710起,其中被骗4587起,举报1555起,咨询1069起,劝阻499起,查询银行卡5722张,通过公安部电信诈骗侦办平台处理银行卡3187张,包括止付665张,冻结225张,成功止付被骗资金1165万余元,帮助人民群众挽回了巨大损失。
接下来,义乌公安将继续坚持“打防结合,重在防范”的工作思路,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为抓手,全面营造通讯网络诈骗防范氛围。
敲响安全警钟 不透露、不转账、不轻信 有疑问及时拨打110或85512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