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563562|回复: 0

[四季养生] 大暑节气话养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9 16: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时节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此时也是雨和热同季,雨量比其他月份明显增多。大暑时节天气闷热,空气潮湿,给人湿热难耐的感觉,即“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大暑时节更要调整好自己的起居饮食,防患于未然。《黄帝内经·灵枢·岁露》中记载:“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因此人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必然受到时令气候规律、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了解和掌握自然变化规律,主动采取养生措施以适应其变化,使各种生理活动与自然界变化规律相应而协调有序。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在大暑这个炎热多湿的节气里,热蒸水腾,潮湿充斥,而且湿为长夏的主气,属阴邪,重浊黏滞,易伤阳气,阻遏气机,而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就容易使人感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
   
夏季通于心,心主血脉,主藏神,与血液运行、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大暑时节,暑热易扰神伤津耗气,加上湿邪停留,而出现心胸烦闷不安、头昏、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
   
那么,大暑时节要如何避免以上情况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夏季天气炎热,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应注意不要在太阳下暴晒,烈日当空时不宜出门,勿做剧烈运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饮用淡盐水、绿茶、绿豆汤等。
   
此外,现在阴暑的情况也比较多,由于天气炎热,出汗比较多,毛孔都打开了,此时很多人会比较贪凉,有些人进屋之后开空调直接吹,容易使毛孔立即闭合,这个时候邪气就会闭阻在体内,内热无法排出,寒气瘀滞在肌表,从而出现一系列湿邪比较重的症状,如荨麻疹、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稀溏、关节酸痛等。因此,暑热天气切忌贪凉,饮食上不可过食冷饮,以免加重脾胃运化的负担。
   
《黄帝内经》中有“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述。中医学认为,苦味入心,有清热解暑的功效,适量吃一些祛除湿热的苦味食物,有助于解暑祛热、消胀解乏、健脾开胃、增强食欲。苦味食物还能让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在炎热的夏季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症状。
   
山药绿豆粥:山药150克,绿豆30克,大米100克。
   
功效:山药性平,味甘,补脾肾、益气养阴、止泻;绿豆解热消暑;大米性平,味甘,健脾养胃、止泻痢、助消化。该粥清热养阴、利水消暑。
   
做法:大米洗净后放入山药、绿豆,加入适量水,用大火煮开,然后转小火煮30分钟,至软烂即可。
   
薏米赤小豆粥: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
   
功效:薏米性微寒,味甘淡,健脾、补肺、清热;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做法:将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时,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同煮成粥即可。该粥健脾渗湿、清热消暑。
   
小暑大暑这段时间又称为三伏天,虽然酷暑难耐,但是对于一些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症状减轻或消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养生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即《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的“春夏养阳”,从理论上说,它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记载“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针刺、艾灸、穴位贴敷等。在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期,对相应温润阳气的穴位,以及对应五脏六腑的穴位治疗,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寒证、风湿证、寒湿证、阳虚证都是比较适合的,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但体质热的患者就不适合这种疗法,还需要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大暑时节气温高,心绪容易受到扰动,情绪过激,心神不宁,人们容易烦躁,此时可以把心沉静下来,尽量保持乐观情绪,切记不要发怒,使人体气机通畅,顺应自然,避免因七情内伤而诱发疾病。应养成良好的起居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中医认为,夜卧则血归于肝,夜间是人体代谢的关键时期。如果经常熬夜,人体正常的代谢机制就会发生紊乱,导致阴虚火旺,引发眼舌干燥、咽喉肿痛等一系列不适症状,时间久了则易使人感觉疲劳、精神不振,人体的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而良好的睡眠能使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意思便是要按照正常的生活规律,不要过分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夏季昼长夜短,适当午睡可以有效缓解疲劳。另外,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时,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锻炼形体可以使人体肌肉筋骨强健、脏腑机能旺盛,从而使身体健康,传统的健身术,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除了注意外形动作以外,还要配合意守、呼吸,以及以意领气和动作的得气感,做到调身、调息、调神的统一,使人平心静气,且动作舒缓。其中,八段锦因动作简单易学而广泛流传,深受人们喜爱。
   
在中医外治法中也有很多简单有效的方法,其中有些推拿手法自己就可以操作,且行之有效,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
   
推按胃经,双手掌同时从身体前正中线旁开4寸(同身寸)锁骨水平面处到肚脐水平线上,从上向下推6遍,继则经下肢前外侧空拳进行敲打直至脚踝6遍,节奏和缓,不需要特意拍到发红,只需要拍出酸胀感即可。胃气以降为顺,该方法有利于胃气的下降,促进胃的消化功能,进而激发脾的运化吸收功能。
   
推按脾经,端正坐姿,将一只脚的脚踝压在另一条大腿上,或盘腿坐,一手握空拳,沿大腿内侧由下至上向心方向推按拍打,力度适当,两腿轮换进行。每侧推按敲打3分钟左右,每天9时~11时气血流注脾经之时敲打最好,以推动脾的运化,防止湿邪停聚。
   
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具有清利湿热、调理脾胃、理气止痛的作用,可调治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等症状。天枢穴点揉法,以一手拇指、中指指腹吸定在脐旁左右天枢穴上,腕关节顺时针旋转,拇指和中指同时点揉穴位,30次/分,力度要柔和、灵活,以自身感觉腹部放松、舒适为度。天枢穴点振法,以拇指、中指指腹吸定天枢穴点揉的同时配合点振法,对穴位进行震颤,100次/分。(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来源 河北中医药管理局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