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919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心经] 亲子关系中,不“沟通”才是好父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30 08:51: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父母和孩子之间,用“交流”取代“沟通”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亲子教育中,同“沟通”相比,“交流”究竟会产生哪些魅力?




01
和孩子做“平等”的朋友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孩子天生就要服从“父母之命”。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普及了亲子之间需要良性沟通的概念。


但是在犹太人的教育中,是没有“沟通”这个说法的,只有“交流”。


因为沟通的主体是本我,“我想跟你说什么?”、“你应该接受什么”,这个动机在本质上就是不平等的。而交流才是双向的良性互动。


“你现在初三,还有半年就中考了。怎么天天还跟没事人似的,看小说、打游戏、不学无术,你知不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化,打苦工都赚不到钱?”


“你皮肤黑不适合穿纯白色的衣服,否则显得你更黑。穿那件藕色的衣服跟我出去不行吗?”


“你走路不能挺直腰吗?本来个子就矮,还驮着背,一点朝气都没有。”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不仅要上学,还要帮家里干农活、做饭。就这样,我的成绩也在班里名列前茅。你看看你,天天什么不干,就学习,还能考成那样!你对得起谁?”


“以后不要跟小涛玩了。那个孩子,从小爹妈不管,学习又差。你跟他一起玩,能学到什么?还是和小欢、小闫玩吧,那俩是好孩子。”


类似的话,当家长的你们有没有说过?


我打赌,一句没说过的家长,要么对自己不够诚实,要么孩子还没上学,要么“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你是别人家的妈”。


所有说这些话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我是对的。说这些是为你好。


“初三了,要好好学习。有文化,才有好工作。”对吗?对。


“皮肤黑,别穿纯白衣服。”对吗?对。


“走路要挺直腰。”对吗?对。


“你天天啥也不干,一门心思学习,应该考个好成绩。”对吗?对。


“不要跟那些学习差没人管的孩子玩。要和好孩子玩。”对吗?对。


问题来了。这么正确无比的话, 孩子是怎样反应的呢。


“行了,知道了。你烦不烦?”当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


“小刘怎么不好了?我就喜欢跟他玩。你能不能别管我?”当攻击力,辩解之,反抗之。


“......”当嫌弃词,沉默脸,心受伤。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太对了,太喜欢证明自己对了。

而且为了证明自己的对,不惜贬低孩子的审美、判断、相貌和择友能力。


这样的沟通,只能是不欢而散。




海姆.G.吉诺特说,十几岁的孩子对不请自来的关注和建议感到愤怒。


他们努力让自己显得成熟、独立和自主。


他们就像一个需要贷款而又希望自己财务独立的人一样。不管父母的银行多么乐于助人,这些十几岁的借款人都会对借款利息感到怨恨。


这就是“不知好歹”的青春期,也是“混乱痛苦”的青春期。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除了学会闭嘴和共情,真的没有更好的沟通方法。


闭嘴,是不说孩子的缺点。


让孩子注意自己的缺点,就像用刺眼的聚光灯照着孩子一样。


他的缺点会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但他自己却看不到。他的眼睛会被聚光灯晃得睁不开。


他的心会因眼睛一过性失明而受伤。或者,为了维护尊严和边界与父母对抗到底。
共情,是认同孩子的感受。


是一种能真诚地对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做出回应而又不被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所感染的能耐力。


认同感受不等于认同行为。


但是,认同感受一定可以改变孩子的行为。


这种改变是悄悄的积极的有利于亲子关系的。




02
懂得“生来不平等”


一个孩子是否“聪明”受先天基因影响。


一个孩子是否“智慧”靠后天培养决定。


Sara Imas初到以色列定居时,邻居的家境非常优渥。


她的儿子问她:“为什么我们家那么穷?别人家里那么有钱?”


一个单身母亲带着三个孩子,两个儿子分别12岁和13岁,小女儿两岁半,怎么和孩子尴尬地袒露家庭财富、社会地位的问题呢?


我们偶尔会看到类似的社会新闻,孩子正面提问的时候,刺痛了大人心里潜藏的敏感和自卑,从而产生极端情绪。

“白养你这么大!”
“你怎么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


却忘记自己在攀比孩子的时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怎么不如×××?”


面对“我的父母为什么不如别人”的问题,Sara Imas理性地对儿子讲:“人与人之间,天份和财富与生俱来就是不平等的。”

她认为不要强行向孩子灌输“人人平等”。


千百年来,犹太人恶劣的生存环境、强烈的危机意识,让他们对“生来不平等”认识深刻。


而且他们大多数都不是“精英教育”、“天才教育”的产物。比如爱因斯坦,甚至是学校“失败教育”的典型。


Sara Imas对孩子表示,每个人住房不一样,特长不一样,拥有的财富也不一样。


有些东西可以通过努力跨越,有些东西再怎么努力也跨越不了。

但是,随着岁月的累积,你可以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取而代之这种不平等。在社会规范和权利上,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是相同的。


我们可以在平等的准则内,利用这些条件让自己变得卓越。


03
学会“听话”和“说话”


一天,Sara Imas的儿子走进她的房间,拿出一张明信片说:“妈妈,这个是我自己画的。”


画面中,一个妈妈大着肚子,肚子里有一个小宝宝,旁边标注:那个人就是我。


Sara Imas被吓了一跳,这才想起今天是孩子的生日。


可以想象,如果她如实说“我忘了”,孩子会有多失落。

但是她温和地讲道:“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我还想起床以后祝福你呢。”


父母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不把孩子的感受当回事。


孩子玩具摔坏了,大哭:“男子汉大丈夫,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


在众人面前揭孩子短,讲孩子的糗事:“小孩子,懂什么面子”;


孩子已经说饱了,还一个劲的逼孩子多吃点······


有一个学生曾经讲述她的经历,从小生活在父母高高在上的“权威”之下,自己的感受总被忽略:


随便把她的玩具送给别人,哭了还要被骂;
看她的日记:“我是你妈,怎么不能看了”;
在亲戚朋友面前当众指责她······


一路走来的她,内心一直非常自卑,人际交往中小心翼翼,不敢表露自己的情绪,擅长讨好。


感受总是被父母忽视的孩子,也不会关注自己的感受,缺乏安全感,内心十分压抑,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倾听是对孩子的基本尊重。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年纪尚小,什么都不懂,所以自己只是一个劲儿地说,不断地给孩子灌输一些观念,还自以为这是非常负责任的表现,殊不知如果长期这样做,不仅会让孩子对家长的喋喋不休感到厌烦,还会阻碍孩子表达能力的发展,让孩子在以后的与人沟通中存在障碍。


其实即使是再小的孩子,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家长不从小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不循循善诱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倾听孩子的想法,孩子很可能会渐渐变得沉默寡言,父母说是什么便是什么,缺乏自己的想法,逐渐丧失自我。


学会倾听,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然后耐心地与孩子沟通,才是真正负责任的好家长。


人类学家费孝通认为,父母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重生一次的机会。


简单来说,就是父母没有把孩子和自己分开来,不自觉地把孩子看作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可以随便对待,或是借由孩子实现自己的心愿、证明自己的价值。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爱”里,常常掺杂了太多额外的东西:控制、期待、要求。


到了孩子那里,感受到的就是不被尊重、甚至是伤害。


只有听从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孩子才会获得成就感和幸福。


尊重孩子,关键就是懂得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给予他最好的帮助,孩子也会更有主见和自信。


在安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让孩子更自主地做选择和决定,即便会走弯路、吃点亏,那将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宝贵的个人经验。


曾读过海桑写给女儿的一首小诗,感触很深: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
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
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却仍不准备献给你我的一生
这是我的固执
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
我爱你,仅此而已


尊重绝对不是溺爱,和有规矩并不冲突。


04
温情地表达,而非激动地指责


美国的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默里·施特劳斯做了一项跟踪调查,对美国806名2-4岁的儿童进行智力测试。


四年后又进行第二次测试,发现未遭遇过体罚的儿童平均智商要比经常挨打的儿童高5分。


施特劳斯说,「打得越多,孩子心智发展越慢,哪怕是打得很少也有影响。」


而施特劳斯对32个国家、超过1.7万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打孩子的家长比例越高,那个国家的国民平均智商就越低。


这并不是说被打骂的孩子会逐渐失去认知能力,只是,有可能会落后于同龄人。


正如施特劳斯的报告结论:


那些时常在暴力、威胁下成长的孩子会出现「拼或逃」的反应机制,这种好斗或逃避心理会冲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创造力、想象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智商。



科学家曾经扫描过两个三岁孩子的大脑图形。


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温柔善良,善于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而另一个孩子的妈妈非常冷漠,常常忽视孩子的需求,甚至虐待孩子。


两个孩子的大脑图形也是千差万别,如下图,左图是第一位孩子的(被温柔以待),右图是第二位孩子的(常被打骂)。




神经学家解释,右图的黑暗区域意味着大脑容量减少。缺失的区域使得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缺乏智慧、同情心等能力。


由于长期遭受打骂,右边的孩子成年后有可能攻击性更强,自信心不足,事业拼搏力较差。


而左边的孩子,则明显相反。他包容、善良,长大后可能更容易成功。


纽约市蒙蒂菲奥里儿童医院儿童心理医生拉希勒·布里格斯曾经说过:


「你如果打孩子,就等于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但如果你使用其他管教方法,就能教授孩子更高级的认知技巧、自制力、因果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说:
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当孩子犯错时,教育方式恰好体现了父母爱的深度以及爱的智慧。


别让自己的嘴巴成为一把刺向孩子的锋利的刀,别让自己的拳头落在孩子的身上,别亲手把孩子藏在心底的恶魔放出来。


真正的好教育,是从心开始的,是心与心彼此的交流,而绝不是靠武力、暴力的训斥。


希伯来有一个著名的箴言:“教养孩童,使他们走当行的道,到老也不偏离。”

这句话用在父母身上同样受用:为人父母,也要走当行的道。


总结以上观点,在和孩子的对话中,家长需注意:


要交流,不要沟通;
懂得“听话”和“说话”;
先思考,再表达;
善于学习与自驱,“知”与“行”相结合。


我们会发现做到了以上几点,孩子可以更好地衍生出自我意识、未来意识、理想信念、敬畏与宽恕。

来源 孩子的成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