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313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会] 教育,要让孩子看到希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09:43: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时间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少学校唯分数至上,只追求升学率,学校成了学科培训班,教师成了学科训练的教练,成了“鞭打”孩子跑路的“牧羊人”。很多教育者还没有做到把学生当做真实的人,没有把培养真正的人当做教育的目标。在这一教育生态下,教育的“合格率”极低,“淘汰率”极高,甚至导致很多孩子不堪重负,中途弃学,严重的还患上了心理疾病。


对此,长期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河南省济源市教育体育局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常亚歌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给人以希望,而不是绝望。如果孩子在教育中能满怀希望地走下去并去改造社会,这才是正确的教育。今天,跟随“校长会”一起来聆听他的思考。




我们的教育问题很多,说起来也复杂,各方论述千百万,但一言以蔽之:很多教育者没有把学生当做真实的人,没有把培养真正的人当做教育的目标。也就是说,没有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学校、落实到课堂、落实到学生身上。


很多学校总想去模仿工厂,总想扩大规模,总想用最短时间,最快的效率,把知识压缩进学生的头脑,并通过学生的手再写在卷面上,以其正确率的高低筛选“人才”。我们也用这些做数据做依据,对所有教育者进行排序,于是,我们就产生了众多的“数据”,来证明我们的“业绩”。


遗憾的是,我们这些数据与业绩背后,是学生与教师沉重的代价。即便那些冲出重围者,很多也因为做人、做事的缺失,没有以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身份出现在社会面前。我们的教育成本太高了,这种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的成本远远超出了学生与家长的承受力,无论是这种教育机制的“受益者”还是“受害者”,似乎大家都有满腹的牢骚。


坦诚讲,我们国家已经开始在顶层设计上对教育进行规划并加快政策布局。但做好一件事情,特别是像教育这种大事没有上下协力,各方努力是很难做好的。比如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及学生等各个环节都应有所作为,而不是坐等其成,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希望。




学校应成为“最懂教育的地方”
而非简单机械传授学科知识


教育原本没有那么复杂的,只是进入现代以来,教育学从哲学领域分离出来,成了单独的学科,被无数理论研究者分解了无数个“命题”,形成了无数种理论。教育的功能是有限的,但我们应该在有效的教育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本质是让“动物性的人”成为“社会性的人”。简单说,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以适应未来的生活与生产。


学生终究要走向社会,所以先学会做人,比如诚信、友善、合作、勤奋、担当等社会交往中的基本品质。学会做事事关学生未来的生存与生活,比如做饭、洗衣、购物、存储、志趣、助人、奉献等基本能力。最后才能谈及到学习必备的知识与技能。但遗憾的是,很多学校把学生的全部时间耗费在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上,把他们的生活的基本技能与做人的基本规则全面淡化,这是一种畸形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下的教育是极其危险的,其危害不仅仅是参与其中的学生,更是整个社会与家庭。


因为,这种教育生态下,教育的“合格率”极低,“淘汰率”极高,甚至导致很多孩子不堪重负,中途弃学,严重的患上心理疾病或者以极端方式结束这种折磨。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希望与未来,毕竟在知识的学习上,人与人是有差异的,即便智商相似的孩子,他们对每一学科的接受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即便我们设计了多达十几个学科计算总成绩的高容错率的算法,但这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没有减少学生的压力。


学校里有众多的同龄学生,他们都应该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而不是相互PK的对手;学校有功能齐全的场所,他们应成为孩子个性发展的摇篮,而不是知识技能的训练场;学校有学科齐全的专业老师,他们应该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导师,而不是学科训练师。学校有空旷安静的场地,他们应该是孩子们奔跑跳跃的乐园,而不是三五分钟放风的空隙…


在此基础之上,学校要把每个学生当做真实的人并教育家长把学生当做真实的人去教育。只有这样,学校才会得到家长真正的尊重,赢得学生真心的喜欢。如果我们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学校,不乐于见到自己的老师,没有自己真正的朋友,那只能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失败的。


学校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求学经历绝大部分发生在学校。所以,学校的教育者要善待进入学校的每个孩子,把他们看做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有差异的孩子。孔子之所以称为中国教育者的“祖师爷”,就是因为他尊重每个受教育者,认同每个受教育者的不同身份与家庭背景,以全纳包容的心态接受每个学生,为此,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同时,他对每个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个性化的施教,又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是一种教育对差异的包容,“因材施教”是教育对个性的回应。这两点为我们的教育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坚守并继承之。我们如果做到了这两点,我们的学校才算是“最懂教育的地方”。


日本有许多名校,但真正被世人所认同的不是东京大学,而是小林宗作领导下的简陋的巴学园。前苏联也有很多名校,但真正被世人所认同的则是地处偏僻乡村的在苏霍姆林斯基管理下的帕夫雷什中学。在中国近百年现代教育的历史中,陶行知先生的晓庄师范与张伯苓的南开中学也总让人念念不忘。


无论是小林宗作,还是苏霍姆林斯基,无论是陶行知还是张伯苓,他们始终把学生当做真实的人,把教育看做是培养真正人的事业来做的,所以,他们也被称之为“最懂教育的教育者”。简言之,是因为坚守了一个教育的基本常识——教育是“底子工程”。人的成长是复杂的,社会对人的需求也是复杂的,但学校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则是最关键、最基础的,也是最核心的。人有了“做人”的底子,他们可以成为千千万万个更出色的人。




教师要做学生人格形成的导师
而不是学科训练的教练

很多学校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并以一种排名的方式“逼着”学生与家长参与下一轮的排名竞争时,总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倒在追赶与被追赶的路上,无论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他们的压力不同,但境遇相似。而我们的教师则多数时候成为“鞭打”孩子跑路的“牧羊人”。


有人会问,我们的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们不教给学生知识怎么行啊?


的确如此,我们需要教会学生应有的知识,但我们可以换一种教授与评价的方式。这一点孔子就做得非常高明,他提出的“因材施教”就是为我们提供了破解学业评价的方案。既然是“因材施教”,那么就会有“因材评价”。他对待子路有子路式的评价,对待子贡有子贡式的评价,对待颜回有颜回式的评价。


孔子太远,我们再举一个身边的例子。


我熟悉一位好老师,他教出了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但能打动我的却是一位成绩平平的孩子的故事。那个孩子语文成绩很差,他接班时,孩子大约在一二十分的样子,但这位老师不放弃,为孩子订制了单独的课程,几乎从零起步,一月、两月……一学期、两学期……孩子的成绩从二十分到了四十分,从四十分到了及格分,但不能再升高了,一则孩子小学即将毕业,二则这可能是孩子与老师当时努力的最大极限了。


我认为这就是好老师,就是孔子式的好老师。他投入的精力可能不会列入所谓学校的业绩考核,甚至是白白的浪费时间,但他做到了一个教师应该的本分——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心教好每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可能考不上“名牌大学”,但他却接受了比“名牌大学”更为优质教育。


一位教师,一生中既要对学生“锦上添花”,更要对“困境”中的孩子“雪中送炭”。只有这样,师者与学生共有的教育时光才能充满温度。一位教育者的成功之处,不在于教出多少“名校学生”,而是在他晚年之后,还有多少学生念念不忘自己的老师曾经对他们“拉过一把”“陪上一程”。所以,好老师不仅要看出学生的问题,还要帮助学生度过至暗时刻。这才是真正的老师,真正的师之大德。




中国的课程要适应中国的孩子
难度过高的课程设置弊大于利


我们的教育课程太难了,甚至出现越改越难的趋势,这是造成教育问题难以破解的关键。不可否认,社会的进步推动了知识的更新,或者说,知识的更新与科技的进步加快了社会变革的步子。而这些更新的知识势必进入课程,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形成基本素养。但是,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的教育是否给学生提供最新最好的知识产品?答案是不确定的,于是就有了不断“进入校园”“进入课堂”的现象。在这种加法思维的课程设计下,我们的教材内容越来越新,难度越来越高,就我们的数理化课程与二十年前相比,难度系数要高出两个等级。


就文科课程与二十年前相比,涉及到的领域与知识面要宽出几个倍数。前两年,教授们网上争论中学生读书、背书的问题就是一个侧面。客观讲,一个二十年前的本科毕业生,去读本专业对应的初中课本,他们都未必啃下来。所以,很多家长教不了自己的孩子,看不懂中学甚至小学的教材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种知识的恐慌感又进一步加重了原本就很急躁的家长群体。


我们的社会是发展了,知识也更新了,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那些沉淀下来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二十年来,我们的孩子在身高、体重、视力、见识上是有了增加,但他们的基本思维水平,阅读理解能力,心智发展程度并不会像经济发展指数一样发生根本变化。他们在学习拼音时与他们的父母一样会遇到困难,他们在学习英语发音时一样要慢慢学起,他们在阅读书籍时一样要一字字的看,他们在推演数学问题时同样要写每个详细的步骤等。但是,我们的课程内容与评价要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当下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如果要达到课程要求的“优秀”等级,就只能“拼时间”“拼体力”“拼意志”“拼家长”,让全体的学生与家长都困在拼搏的路上,看谁不掉队。试问,我们的课程有没有必要设计得那么难呢?


世界的全球化并不否定区域的自主化。教育也是如此,教育面临全球化的竞争,但区域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创新人才的需求,很多时候需要教育与社会的双向努力。教育需要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但要依据一个区域、一个国家学生心智水准来确定课程难度与广度,这是一个基本前提。


中国的课程要适应中国孩子,要对应中国大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孩子的心智水平。因为,我们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大部分区域的经济文化并不发达,家庭教育水平并不太高,学校教育质量还有不足。但是,难度过高的课程设置,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设置高出学生的平均心智水平,无疑会造成教师与学生课业负担的压力,这种压力对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弊端远大于理论设计的优点,它的代价是极高的。


据了解,所学非所用是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常态。反观,我们的基础教育阶段课程难度过高,就更没有道理可讲了。适当减低难度系数,整合课程数量,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改革教育评价制度,让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改变那种单一的学科课程控制论,应该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希望这个目标不要太远。


总之,教育的本质是给人以希望,而不是绝望。如果孩子在教育中能满怀希望地走下去并去改造社会,那么,这种教育是正确和成功的。如果孩子在教育中慢慢失望起来,甚至绝望下去并最终成了社会问题,那么,这种教育必定是错误和失败的。


来源 校长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